LEGO玩出新花樣:認識積木治療
按照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的數據比例推算,香港2021年0-6歲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幼兒人數多於6800人(黃祖怡,2021)。而自閉症可導致小朋友存在嚴重的社交和溝通上面的困難。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方式為這些小朋友提供幫助呢? 根據柯冠伶和周映君(2016)的描述,利用自閉症小朋友的優勢以及他們感興趣的積木介入社交技巧方面是具有潛力的。其中,積木治療 (LEGO Therapy) 的靈感來自於90年代中期美國兒科神經心理學家Dr. Damiel B. Legoff對兩個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客戶進行樂高游戲互動的觀察。 什麼是積木治療? 積木治療一種協作遊戲療法,可以使得小朋友在共同構建樂高模型中進行團隊合作,從而增加互動性以及語言和非語言的交流 (LeGoff, 2014)。它可以被廣泛運用於社交互動、分享、協作解決問題和概念學習的訓練中,並利用現有的動機來鼓勵小朋友和環境進行互動,從而培養他們的社交能力 (Seath, 2021)。 為什麼自閉症小朋友在玩遊戲的時候和其他小朋友不同? 對於自閉症的小朋友來說,他們進行遊戲的方式和其他小朋友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