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 Directory Logo Final.jpg
2017-18 Family Friendly_Key Art-01.png
CaringCompany_4C_logo_jpg.jpg
Logo_2020-01.jpg
賽馬會齡活城市_全城長者友善計劃
  • 主頁

  • 最新消息

  • 創辦人手記

  • 專家的話

  • 關於我們

  • 服務

  • 課程活動

  • LinkMic

  • 招聘

  • 銀髮教師

  • 報價查詢

  • 實習

  • 職活

  • 創辦人-方兆允先生 Mr. James Fong

  • English

  • Blog

  • Eng

    實習計劃前言

    撰文:共融教室 方兆允(寫於2012年9月)
     
    不經不覺,這2年來有約10個實習生(interns)加入共融教室。
     
    不少人問我,點解要帶實習生呢? 10年前,我已組織internship program,自私一點說,當時主要是為心理學本科的同學提供實戰機會(我也是心理學系畢業)。我本著一個信念:同學選讀心理學,而不去讀BBA或其他學系,因為他們真的對人的工作感興趣,但現實是10個甚至20個才有1個能讀臨床心理學或教育心理學碩士,成為心理學家;無緣讀碩士的,卻沒有像讀社工或輔導學的同學有實習機會,結果是在香港這個即食文化的思維模式下,有心的心理學同學卻沒有機會入行並發展所長,總在別人之後。於是,我決定開展internship program,無論要花多少時間在實習同學上,也要為師弟妹做點事。
     
    時至今日,社會變了;由以往只有港大及中大開辦心理學課程,到現在本地以至海外銜接課程也提供心理學學士program ;同時,心理學學士及副學士同學出路多了,最少可以入校做學生輔導員,或在銀行的HR部門工作;再者,不少大學都為自己的心理學學生提供前線實習機會,因此,我們的internship program亦多了 "競爭"。
     
    這2年來,我們的實習生來自不同學系,體現了多元性(diversity): 有輔導學、心理學、精算學、中文系、生物系等,亦由副學士到碩士生。我想,最重要的是當中的交流與互動,多角度的思維,不同學系的原則與價值觀的衝擊,是對實習同學及對共融教室最fruitful的地方。

    電話 Tel.:2180 7557

    傳真 Fax.:2157 0543

    電郵 Email:info@linkeducation.com.hk

    地址 Address:香港九龍灣常悅道20號環球工商大廈11樓1108室

    • Instagram Social Icon
    • Facebook Social Icon

    © 2020 by Link Education Limited